林場小學堂-動腦思考新生活!

「讓我們一起想,想我們和森林的關係」
在笑笑鬧鬧中,暑假的一個半月就這麼悄悄滑過,而林場小學堂的「森林動腦週」在這時抓著暑假的尾巴開始了。不同於上個星期的「森林體感週」用全身去體驗認識森林,這週大家一起來動動腦思考一下,森林和我們的關聯是什麼呢?森林有什麼功能?我們該怎麼經營森林?可以怎麼用?又有什麼工作或產業和森林有關呢?





「用生命看顧山林的那群人」

在聽見「巡山員」這個名詞時,大家腦中會浮現什麼東西呢?舊時所稱的巡山員現在被稱為「森林護管員」,可說是跟台灣森林最息息相關的工作。不論是40、50年代台灣作為林業出口大國,或是今日保育至上的林業政策,他們都是一群默默在森林中付出生命餵養山林、但又最不被大家聽見的一群。台灣的森林多在山區、更多的是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光是巡山就困難重重,有多少前輩們在執行勤務時因為土石流、颱風、森林火災、山老鼠、裝備不足......就這樣在山上沒有回來了。所以,最一開始要動腦思考森林,那就來cosplay成森林護管員體驗一下他們的工作吧!

跟羅東林管處借來的服裝,是真的上山打過林火的。看似笨重又不好穿的衣物,是在森林大火燒過來時的保命裝備,脫下那一身工具後小朋友一起叫著熱,真的身體力行地懂了森林護管員的辛苦。看著眼前有些陳舊的工具們,刷洗後依然有著塵土灰燼的衣褲、大大的登山包幾乎快要與較嬌小的孩子一樣高、即使裝滿水與消防車相比依然顯得如此渺小的水袋,我們似乎有點被這其中的意義震撼到。

在辛苦運水後緊接著的水槍射杯子讓大家都玩瘋了,這卻是在林火發生時必要的技能。山上不同於平地,沒有消防車幫水柱加壓,要滅火的水也只能自己背。

「如同老鷹站在樹梢上」

在遊戲中體驗過如何撲滅林火後,我們想像自己是森林護管員,聊著護管員還要做些什麼工作呢?有人說,台灣的樹是那樣的高,要在上面工作一定很危險吧!然後,我們一起閉上眼看見一位護管員如同老鷹般站在蒼天巨樹的樹梢上。
近年,台灣開始流行起攀樹的活動,許多人用攀樹挑戰自我。但是,大家知道攀樹從過去直到現在都是需要在森林中工作的人所必要的技能嗎?要在幾十公尺高大樹上工作,看是帥氣浪漫但也伴隨著極高的風險,攀樹是一個需要專業知識與裝備的技能。不論是護管員要幫樹木修枝、健康檢查,或採種人要採回最好的種子才能育出更好的苗木,抑或是野生動物調查人員要在樹梢的鳥巢邊裝設自動照相機......等,都需要攀樹的技能。

樹床,是在樹上作業的人們一個可以休息喘口氣的重要存在,讓他們可以不用費時費力地上下,躺在上頭睡個午覺,享受只有在樹上看的見的風景與空氣,應該真的很舒服吧!



小小的助教們,在學會攀樹後放棄到四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遊戲,選擇留在樹下幫助一個個努力想往上爬的小夥伴。

「效法幾世紀前的博物學家」

大航海時代,一艘艘帆船劃過大洋航向世界的盡頭,當海盜攻打上船時,他即使恐懼依然緊緊護住的不是金銀財寶、美酒香料,而是一份份生長在地球另一端的植物標本。被紙板與木板壓住固定保護,優雅的鋼筆書寫體在紙上記錄著「他」遙遠的家鄉在哪,又是由誰帶到這裡而在博物館中躺了百年,才被現在的我們看見。
「臘葉標本」可說是植物最常見的標本保存模式,也是最被全世界認可的標本,但製作的方式卻意外的簡單,只需要壓平、乾燥、固定、寫標籤,就是一份標本了。似乎就是因為如此簡單好操作,才能這樣流傳了好幾世紀吧!


要記得剪回來的枝條要20~30公分喔,這樣才能在標本做好後分辨他是誰,如果有花或果實就更好了!

一針一線,把壓好的表本固定在台紙上;振筆疾書,寫下這份標本的資料。

「不知道自己握有什麼,又何談利用呢?」

我帶著什麼呢?家裡有什麼呢?有多少時間?有多少錢?這是我們每個人從幼時就開始累積的經驗,要做任何事前,會想想自己有什麼「可以用的東西」。「資源盤點」讓我們知道自己有什麼,才能善加利用,完成我們的目標,經營森林也是如此。那麼,要如何對森林進行「資源盤點」呢?從半世紀前僅是幫樹木量樹高胸徑,到現在要記錄野生動物、採集森林土壤、GPS定位等工作,隨著目標改變與科技進步,以前只想知道森林中有多少木材可以使用,現在則多了水土保持、野生動物保護等更多更多的工作!
2014年剛完成的第四次全台森林資源調查,僅有62名的林務人員用六年走遍了全台灣的三千多個樣區,讓我們可以知道這塊土地上的森林裡到底有什麼。

扛著沉重的測高桿,那抬頭即可看見樹梢的小樹也有10多公尺高。兩個人一起用力拉著一節一節越來越難拉開的樹高桿,在炙熱的陽光下我們打從心底敬佩那些在山巔水湄做著調查的林務人員。

除了專業的器材之外,身邊還有什麼好用的工具呢?氣球也是幫樹木量樹高的好工具,不是嗎?


「即將被捲入歷史的古老技術,我們不會讓他消失的」

一棵需要10人合抱千年古木在遙遠的太平山上轟然倒下,接著把它們運下山來,放進羅東林場的貯木池裡了,不過這輕描淡寫的「運下山來」,其實是整個木材產業中最耗時耗力的部分。幾百年來,人類發明了多種集運材方法,其中包含將山坡上木材集中的集材線,現今已轉為觀光用的森林鐵路、軌道已被植被覆蓋成為古道一部份的碰碰車(原名機關車)、還有跨越山頭與山頭間的索道。當年太平山林場的整個集運材系統中包含了三段索道系統,利用各式不同的方法,才能將這些巨木從山上挪至羅東林場。

即使只是小小的模型,我們還是可以一起用童軍繩拉動一截截斷木,那山上放大幾十倍的索道是多們的厲害呢?


「即使蒙塵,依稀可見過去百年的輝煌」

綠色、灰色、或其他顏色的鐵皮,大概是多數台灣人對工廠的印象,但在木材廠二老闆的帶領下,我們走進了由檜木組成的活歷史中。
現今依然在轉動著的巨大帶鋸切割著阿拉斯加扁柏,帶出有點「臭臭的」木屑,帶鋸邊上覆著一層木粉的黑板寫著像密碼一樣的工作排程,年過70的大剖師傅邊切著木塊邊細說著當年他們切的可都是檜木,腳邊的貯木池裡可以讓十多個人同時站上去的扁柏紅檜原木,聽說還只是整棵樹的四分之一。仰頭,超過百坪的巨大木工廠全由檜木打造,即使因颱風漏水釘著防水布如傷口上的紗布,依然不可忽視那半世紀前的輝煌。那時的俚語總說著「羅東人的血液裡流著檜木的味道」。那是盛極一時的林木業重鎮留下的痕跡,即使現在只剩幾家製材行仍在運作、即使帶鋸切割的不再是這塊土地上的樹木,這家木工廠依然繼續運轉下去,等待著有誰能來傳承歷史。 

二老闆笑著說這可是鎮廠之寶「無價的!再貴都不賣!」,一臉驕傲的。小朋友們聽見了一擁而上想摸摸看什麼是無價之寶。

總是好奇著,明明說木頭放在貯木池裡才能好好貯存,那為什麼上面還會長草呢?原來是因為這木材質地實在是太好了,所以即使長了草,把外面一層削掉裡面依然是最高級的木材。



「利用與保育有沒有雙贏的空間?」

試想,你現在是一隻住在森林裡的小動物,優遊於山林間,在山神腳邊自在又富足的過著你的小日子。突然之前,人類來了,食物沒了、家沒了,到底發生什麼事了?過了一段擔心受怕的日子後,慢慢發現來的人類不一定是想破壞這裡的環境、奪取資源,有人只是進來欣賞這裡的花草樹木,有人甚至還會幫大家療傷呢!他們說現在我們居住的地方,被劃成了「保護區」,是一個可以放心生活的地方。
在「員山生態教育館」的森林動物冒險王中,大家扮演著各種森林動物努力生存下去,從遊戲中讓小朋友實際去體會食物、棲地越來越少的生存難題。而後一起思考,在離不開木材使用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獵人出來了!大家快點逃回保護區裡!嗚嗚食物還沒撿夠時間就到了,這回合餓死了啦!

或許,這些事情可以都存在!「分區利用」將森林分成了自然保護區、國土保安區、森林育樂區和林木經營區等四種可以有不同經營方式的區塊,每個區塊扮演不同的腳色,讓保育和利用不再衝突。


「『職人』的堅持,木工的技藝」

一塊紀念品店中的檜木杯墊,若是沒有電動工具僅可用雙手與砂紙慢慢磨製,要花多久才能讓他變得如許光滑呢?
耐心,是人們需要好好培養的特質之一,對大人來說,能靜下來耐著性子做好一件事其實就不是那麼的簡單,對小朋友來說似乎就更加不容易,但對木工師傅來說,耐心僅是他工作所必須的技能之一。我們希望小朋友能試著體驗,古老的木工職人那用幾個月僅是為了將一件作品做到完美的執著,讓他們用三張尺碼不同功能也不同的砂紙,磨製屬於自己的木工藝品。藝術是自由的,小小的職人們也展現了他們藝術家的一面,並不是每張杯墊都需要跟老師做的一樣,可以有自己覺得美的形狀與自己小小的堅持。

三張不同尺碼的砂紙分別有著塑形、磨平、拋光的功能,別小看這看似簡單的砂紙,只要好好將他們交替使用,一定可以磨出令人驚嘆的細膩質感。

小朋友們都專注於自己面前的作品,展現出他們也有耐心驚人的一面。即使有些心急,也僅是希望老師可以看看自己心急的成果,說著:「夠光滑,做的好!」



抬起頭環顧四周,看見腳下的木地板、面前的木桌、手上的衛生紙、便當裡的香菇、牆上的日曆......我們發現自己真的離不開森林的產物獨自生存,或說若是完全不使用木頭,是不是更加傷害地球呢?經過這一週的林場小學堂,我們明白了這是一個不得不解的難題,喜愛森林、喜愛木製品,看似都像喜歡自然的兩件事情,其實包含了不太相同的脈絡在其中。但好消息是,森林與木材其實是一項「可以再生」的資源,只是我們必須要有耐心去等待種下的小樹成長,而同時也必須反省我們的生活方式,能不能減少資源的浪費,讓我們「永遠」都有這麼美好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