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場開麥拉】幕後花絮 大導演的內心話 part2

如果可以穿越時空,你想看見什麼


【林場開麥拉】幕後花絮 大導演的內心話中,我們談過,這樣一個劇場式的解說,打破傳統導覽解說的模式,將園區中還保留的產業遺址、聚落生活,直接展現在身邊,甚至使兩者間對話、參與其中。希望透過參與的過程,能喚起民眾對過去的情感與理解、去探究這些人事物之所以發生在此的原因、引起學習相關環境文化的知能、洞悉環境條件發展未來的能力、進而帶動可持續發展的動機與創意思考。

林業文化園區這樣充滿林業智慧、產業變遷厚度的場域,及與外界隔離的特殊生活聚落,這神祕的面紗裡,你想看見什麼?而現場的遺址資源中,又能讓你看見什麼? 我們思考著要說哪些故事!如何展現過去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氛圍,林場人努力克服困難、挑戰自然,但卻又謙虛看待資源的態度。

 
「人力運材」看似簡單卻需要團隊默契與臨時應變的能力。現場1.5噸重的紅檜,師傅們利用「銅人」、「翻勾」、「株櫓」、「推車」就能合力的運送,這簡單的邏輯過程,展現高度的判斷力,紅檜的通直與否將影響橫放時的重心,而利用銅人的過程中則是要仔細觀察重心的改變,過程所改變的力矩會產生旋轉,而兩側的師傅則是利用翻勾協助固定,然後墊木、撤墊木、堆車進、再墊木,紅檜放置在堆車上的位置都需要精準的找到中心點,才能使運送的過程更省力。現場許多年記大的長者,透過觀看的過程,似乎回憶起過去那段時光,彷彿又看見年輕的自己工作情形,更有許多民眾參與運送的過程,才體會到運材的「重量」與辛苦。而在運材前的砍伐、剖木、貯木等,更需要技術與累積,現場貯木池上利用「托比亞」移木,充滿智慧與民眾的回憶,民眾此起彼落的談著過去的經驗、小時候的印象等等,現場體驗陸上移木與水上移木的差異,發現貯木池移木的智慧與技術。



紅檜原木經過栽切成合適的尺寸製成成品,剩下的廢材則是送往各家宿舍供燒材、煮飯用,充份發揮資源利用的節省態度,也造就了羅東鎮充滿檜木香的年代。

 
另一方面,保林、造林宣傳活動則是由文化工作隊擔任,由管理處內部員工組成,趁工作之餘勤練舞曲、編排戲保育教育戲劇,成為管理處保育活動宣傳的最佳代言人。

這一切在述說著,取之於森林資源有限的年代裡,個人的力量緲小但卻透過團體的力量、智慧的累積,克服險峻的環境,也充份的利用資源,努力的生活。那~未來的世代裡,我們應該如何更謙虛的看待這一片我們共有的森林,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林場開麥拉」在熱烈迴響與殷殷期盼中再開一場,感謝各位的掌聲與支持,中心將持續創造不同面向的學習體驗。我們更期待各位持續給予羅東林區管理處掌聲,創造林業文化園區常態性的劇場解說活動。


延伸閱讀:
【林場開麥拉】大導演的內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