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場開麥拉】chapter2 Rear Car運材絕非”過場”的小腳色

         在太平山的伐木過程當中,「運材」是一個重要環節,由木馬道、台車、蹦蹦車、流籠索道、管流,一直到森林鐵路等等,這些不同區域與時期的運材方式,皆為人所津津樂道,也見證了伐木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各種不同的運材方式中,大體可分成「人力」與「機械力」兩大類,以人力進行的運材作業,雖不若機械驅動的運材方式,來的有效率,但在機械技術尚未開發與普及的時期,人力運材卻是眾人運用巧勁、技術,所通力合作完成。隨著伐木科技的進步,各種機械運材方式,一個個登上林業發展的大舞台,更有效率的木材生產過程,使得林木發展達到興盛,而在這場時代洪流當中,整個生產線上多已改用機械運材,卻還有一種以人力進行的運材方式進行著,我們稱為【Rear car運材】。
圖片來源:《太平山開發史》 林清池著


        日治時期與光復初期,太平山上伐採的木頭,經由森林鐵路運抵羅東,一如往常經過檢尺,存放在貯木池亦或陸上貯木場中,等待載運或標售,經過標售之後,這一根根即將變成高級建材或家具的原木,並不會像玩遊戲或夾娃娃機一樣,直接出現在製材場,此時則需倚靠萬用的Rear Car 
        Rear Car是以一個車板,裝置兩個車輪的簡單結構組成,用以載運像木材、廢棄木料、木屑等等,甚至家具櫥櫃,任何只要放的上Rear Car的東西,都可以載運。而它也扮演著運材角色,標售後的木材,需運送到製材場加工,但並非所有製材廠都有台車軌道能抵達,這時唯有用Rear Car進行運送,不過這一根根筆直碩大的原木,當然不會直接飛到Rear Car上放好,此時大伙通力合作,手持株櫓、翻勾與托比亞,唱和著「魁阿勒」【註一】,將木頭移到空曠位置,準備放到Rear Car上,這時大伙各司其職,有的手拿翻勾,固定原木避免翻動;有的控制銅人(舊式千斤頂),高高頂起木頭;有的堆疊墊腳木,支撐被頂高的原木;有的人則控制Rear Car,視機推到被頂起的原木之下,彼此相互配合,始能將原木放到Rear Car上,這樣就能將原木運到不同的製材場,進行後續加工。


        Rear Car運材的使用,伴著漸弱的「魁阿勒」歌聲,逐漸淡出了他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吊車與卡車的普及,當人們習慣了快速且便利的運材方式後,很難再回到以往那種純樸的過去,Rear Car將走入歷史,但這種特別的人力運材方式,是種力與美的應用,也是林業人其心協力的具體表徵,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將在514【林場開麥拉】抓住歷史的尾巴,帶您再次見證Rear Car運材的特殊魅力。



【註一】見羅東自然教育中心部落格【森產館-魁阿勒!大家一起來工作吧!】一文,有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