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森林共存的日本-「里山林」的起源

日本古代的森林利用方式

   日本利用山林的歷史非常的長,早在繩文時代就出現了植林、選種等作法,來讓整體森林的生產價值提高。從考古研究中可以發現到當時的人已經會在村落附近種植一些櫟樹、栗樹、胡桃樹等樹種,而這些樹木提供了整個村落民生所需的燃料、建築材料、食物等功能,對於村民的日常生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其中像是栗樹的話,也已經學會以選種的方式挑選出果實較甜的種子來大量栽種,以便確保之後採收時整體栗子的甜度品質。

   到了平安時代,還有類似現代的插枝法以及檜木、杉木等低海拔人工林的出現。像是在古書「万葉集」中,就有描述利用柳枝插在堤防上生長以達到護坡的效果,或是把檜木、杉木砍伐下來作成竹筏、建材等使用方式。山林的利用一直演變到了鐮倉時代,於「十六夜日記」一書中提到,當時為了從藻類身上採集鹽巴,開始砍伐一些被統稱之為藻鹽木(雜木)的薪材來使用。由於在各地的海岸都在進行大規模的製鹽工作,因此為了讓木材可以被不斷地被利用下去,就開始把鄰近的森林當作「雜木林」來栽培使用。
(雜木林的樹種,為了要重複利用的關係,通常是由萌芽性極強且製成薪炭、建材後品質較佳的樹種所組成,如:櫸木、胡桃樹、櫟樹、水栗、柏木等。)
在最近日本的里山結構中常見的杉檜林(篠山市)

里山林的誕生:

   在日文裡面「里」代表的是人的村落、聚落的意思。而「里山」則是代表鄰近人類聚落的山林。所以原本是指利用居住地附近的森林,以當作日常生活的燃料、建材等來源,稱之為里山林。後來里山林的結構和功能上開始變得更完整,從較近代的江戶時代開始,經由人為管理的方式,區隔出里山林的獨特的區域結構,於提供薪炭生產以及農業用等體系上,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於初期的時候,原本也只是提供農業生活的零星使用和薪炭來源而已。然後慢慢延伸到住宅的改建、修補等常備建材來的生產(常見的如:杉木、檜木、竹子),從中再發展成會有固定農家去專門採集杉木、檜木、竹筍等的方式運作。從這個時候也可以看出來,里山林的構造漸漸地變得完整,且每一個區塊都管理得相當清楚。從農田和村落的後面,會有提供食物以及生活器具上使用的「竹林」、主要的燃料來源「雜木林」、建築材料來源的「杉木人工林」等區域開始產生。

   另外相信大家一定都有發現在日本的傳統故事裡面(如竹取物語、鶴的報恩等),總是可以看到樵夫等特殊職業的存在,這些人進入山林裡面砍伐民生用材,然後將這些木材賣往山下的聚落賺取金錢,形成一種特殊的謀生方式。這也是因為在這些森林的所有權歸國有之前,日本的森林資源是可以被人民進入且共享的關係。
位於東京都稲城市的里山一景

因新田開發而產生的平地林:

   於平地進行人造林使用的部份,日本關東的平野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由於這個地方是被火山灰厚厚地覆蓋而形成的台地,要獲得穩定的水源來供給農業耕種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這邊自古代就只能當作牛或馬的牧草栽種地來使用。

   不過在17世紀的時候,因為日本實行新田開發的關係,新住民們便計劃性地在這個地方栽種櫟樹、樫樹、櫸木等樹種,以當作雜木林來使用。並且利用雜木林所產生的落葉來製作堆肥,為了讓缺乏養分的土壤重新獲得營養以維持地力。這種平地林也因為和農業、薪炭生產等功能結合,逐漸成為里山林中重要的一環。

   也難怪日本人對於山林的利用,從觀念上或經驗上,都比我們都來得有心得。許多我們近代才在進行的造林或管理方法,日本早在好幾個世紀之前,就已經可以看到這些概念在進行了。不過即使是這樣的日本,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面臨過任何問題,反而跟台灣一樣,許多也面臨了農村的沒落,而原本供給農業使用的里山林,也就跟著荒廢了。
尚存留在都市近郊的里山景色

   究竟日本遇到了哪些問題,而他們又是用怎樣的方式在處理這些問題呢?敬請期待下一篇,荒廢的里山林。


照片來源:日本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森づくりテキストブック  2004  山と溪谷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