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呼」 聽見蘭嶼的呼喚


 

        「呼呼,呼」每年的二月,黃昏後的蘭嶼森林開始傳遞著蘭嶼角鴞求偶的訊息,「呼呼」聲熱鬧了蘭嶼的夜晚。尋找好舒適的蜜月樹洞,在烏黑濃密的樹林中,望穿不到彼此的蘭嶼角鴞,公鳥以「呼呼」的叫聲呼喚,對上眼的母鳥就以類似「要」的聲音回應,一場你儂我儂的戲碼在此熱烈上演。 

        島上的達悟族人以其單雙音構成的「呼呼~」,而以「ㄉㄨ ㄉㄨ ㄨˋ」稱之,因為蘭嶼角鴞白天多在枝椏間休息,黃昏後才出現,夜晚是屬於惡靈的世界,因此被視為是惡靈的使者。所以族人們認為他是魔鬼的使者,與之保持距離,卻也因此而保存了蘭嶼角鴞與森林互動的良好生態。

         這個有距離的神祕面紗,經過長達25年的研究而被逐步揭開。從民國74年至99年,由行政院農委會開始,陸續由不同單位資助,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劉小如博士的團隊進行蘭嶼角鴞研究計畫,歷經25年之久,是台灣歷史最長的生物調查計畫。透過繫放、腳上色環的個體身份辨識、回播、定點觀察等方式,從對蘭嶼角鴞的數量、棲息地分佈的初步瞭解,進一步的食性與其他物種間相互關係,到走訪菲律賓北部的島嶼和琉球,鑑定與其他亞種間的親緣關係,除了描繪出蘭嶼角鴞的生態拼圖,更透過這物種瞭解的是蘭嶼森林生態系。

        而這樣在黑夜出沒的神祕鳥類,在進行其生態瞭解與研究時,是相當辛苦與不容易的。94年開始,參與蘭嶼角鴞後期研究,亦為此次3/19新時代森林泰山的講師-楊建鴻老師(現任台灣猛禽研究會祕書長),說明從事這樣的研究其實不難,就是要有耐心。因為蘭嶼角鴞是夜行性的動物,所以身為一個研究人員日夜顛倒是必要的,除了要依聲音找到物種外,在夜間辨認色環也是相當不容易。因為早期在做繫放時,由於被標記的個體還不多,套上一個色環及可辨認,但當隨著研究年限的增加,一個顏色已不敷使用,改成需使用兩個至三個色環,因此辨認色環找出個體,就需要一些時間練習。
                                                                                                                                                 照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秘書長 楊建鴻

        完成繫放,套上色環後,這蘭嶼角鴞就有了身分證,才可持續觀察他們的行為,以進一步的發現,例如:在繁殖季時,多數的蘭嶼角鴞在2~3年內習慣使用原來的樹洞,但卻發現有一隻公鳥佔據某個洞很多年,而持續觀察為何這樣,才知道好房子不好找,他算是這一帶的老大,才能擁有好的居住環境,養活比別人多的子女。因此身分的辨識在從事生物研究中是很基礎的,或許大家已經發現此次的活動海報上的ㄉㄨ ㄉㄨ ㄨˋ套著個紅腳環。

        但是,那誰才有資格作老大呢?是體型?聲音?還是需一對一的單挑?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們一樣疑惑,3/19帶著你的好奇心來羅東自然教育中心感受一下蘭嶼森林風。